9月14日,由國家能源集團和華為公司共同舉辦的“礦鴻操作系統”發布會在北京舉行。這是礦山鴻蒙系統首次在國家能源集團神東煤炭集團商用,為引領煤炭行業高質量發展和數字化轉型實踐出一條科學發展之路。
新華財經北京9月15日電(張磊)9月14日,由國家能源集團和華為公司共同舉辦的“礦鴻操作系統”發布會在北京舉行。這是礦山鴻蒙系統首次在國家能源集團神東煤炭集團商用,為引領煤炭行業高質量發展和數字化轉型實踐出一條科學發展之路。
據發布會介紹,礦鴻操作系統是將不同的設備互聯,通過獨特“軟總線”技術,在煤礦領域實現了統一的設備層操作,以統一的接口和協議標準,解決了不同廠家設備的協同與互通的問題,其主要價值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萬物互聯:人機互聯,機機互聯,萬物感知。井下設備搭載礦鴻操作系統后,各種傳感器、礦燈、控制器不僅可以互聯互通 ,并可和手機、穿戴設備互聯,實現周邊環境實時感知,更高精度的人員定位,對井下人員健康實時監測,提升井下人員作業安全。
二是統一標準:打破信息孤島,實現數據共享。礦鴻操作系統支持煤礦行業統一協議,靈活部署,統一構建,實現不同廠商各個設備下的統一管理,允許工業設備在對時間要求苛刻的環境中交換應用程序信息,在安全可靠的基礎上有序控制、配置和收集網絡中的海量數據,并且高速傳輸。
三是智能協作:分布式數據管理,資源動態交互。通過革命性的分布式軟總線技術,為煤礦設備智能協作提供業務基座;通過近場設備感知與互聯、分布式數據庫以及統一數據協議關鍵技術,重新定義礦下設備交互方式,在提升作業人員安全的同時也提升作業效率。
四是安全可信:保障數據安全、可靠。在礦鴻操作系統構建過程中,針對安全可信能力做了增強,保障設備、應用、數據和服務安全。
在礦鴻操作系統的支撐下,煤炭工業互聯網發展前景廣闊。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基礎是一個安全、開放的工業物聯網操作系統。系統向下,可實現對各種軟硬件資源接入、控制和管理;系統向上,可提供開發接口及工具資源等支持,并以工業APP形式提供多樣化服務。
據悉,國家能源集團與華為攜手部署“礦鴻操作系統”,將從多方面助力煤炭產業的數字化轉型:一是共同打造煤礦工業互聯網、建設未來煤礦,有效解決“產業安全”問題;二是通過制定煤礦行業接口、協議標準,有效推進行業適配;三是打磨煤礦工業物聯網操作系統,實現工業控制體系的安全可信;四是構建煤礦工業互聯網生態體系,推進數字經濟和能源經濟的融合,實現煤炭行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國法表示,礦鴻操作系統為整個裝備行業提供了一個國產平臺、標準的接口和數據規范,眾多煤礦裝備廠家可以力出一孔、共建共享、互通有無,有助于加快礦智能化裝備的發展。礦鴻操作系統在國家能源集團的首次商用,將對我國智能化煤礦建設起到示范作用。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劉峰表示,煤礦智能化是行業數字化轉型的主要內容,是煤炭工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國家能源集團聯合華為公司發布的礦山鴻蒙系統在智能化煤礦場景的首次應用,不僅有助于實現礦山設備超級互聯和跨系統的智能聯動,更是煤炭行業在信創領域的一次勇敢探索。
據國家能源集團神東煤炭集團副總經理賀海濤介紹,目前礦鴻操作系統已經在神東煤礦井下綜采工作面的20種398臺設備上成功應用,成效顯著。該系統擁有100%自主知識產權,可替代眾多國外操作系統,保障數據安全、網絡安全和工控安全。面對煤礦數字化、智能化的快速發展,礦鴻操作系統的出現,將開啟我國智能礦山建設的新征程。